文/王新喜金策略
近期,据央视报道,算力芯片被曝出存在严重安全漏洞问题被网信办约谈。此前,美议员呼吁要求美出口的先进芯片必须配备“追踪定位”功能。美人工智能领域专家透露,英伟达算力芯片“追踪定位”、“远程关闭”技术已成熟。
在7月31日这个时间点,国家网信办约谈英伟达,要求英伟达公司就对华销售的H20算力芯片漏洞后门安全风险问题进行说明并提交相关证明材料。在安全风险这个核心问题上,中方需要确保万无一失。
根据钛媒体报道,8月1日凌晨,NVIDIA发言人展示一份回应称:“对我们至关重要。NVIDIA的芯片不存在‘后门’,并不会让任何人有远程访问或控制这些芯片的途径。”
一边是美国议员言之凿凿“技术已成熟,必须给芯片装上后门”;一边是英伟达自我辩解:“不存在后门”。到底该信谁的?很明显,不是英伟达说没有就没有。
英伟达的自我澄清,没有数据、没有说明、没有技术披露,全是干巴巴的官方语气,避重就轻,等于什么都没说。你要真没后门,就直接公布一下芯片固件中相关模块的代码、通信协议的调用路径、后端电路图,甚至列出每个硬件IP核的来源。
再把全链路开源,供所有相关人员检查,出具权威检查报告,这可能是自证的第一步。但即便这样,依然不能排除后期制造商偷偷加后门。
英伟达敢不敢?显然是不会的。
英伟达知道公布出来以后金策略,中国这边一堆搞芯片的研究员能把你拆得明明白白,然后拿着图纸指着你脸问:这不是你说的“安全机制”?
有业内人士还指出,可以通过物理层拆片,看有没有多余的射频模块、通过固件逆向反汇编去找远程锁死的代码、或通过旁路信号检测与行为沙箱四个手段来检测有没有后门,但是这种传统硬件安全实验室可以证明“有”,却极难证明“没有”。
网络安全专家早就指出,“追踪”和“远程控制”功能,其实不一定需要硬件模块,它也可以通过固件升级或者驱动更新实现。
即使H20芯片本身“干净”,但它所依赖的驱动软件、系统补丁,只要一不小心被“封装”了隐藏指令,照样能在后门“被激活”。
英伟达作为利益相关方,他肯定说没有后门,一旦承认“有后门”,中国客户会立即转向国产 GPU,从此英伟达彻底与中国市场绝缘,因此,如果还想做中国市场的生意,英伟达说没有后门是必然会亮出的态度。
对于西方科技企业来说,有后门其实是再正常不过了,自中美建交以来,美国就没有少在技术上对我们提防与下套,只不过自苏联解体之后,这种提防稍有减弱,但之后又重新加强了。
有从业者表示,国内年轻一点的可能还没有见过会自动解体的电路板,但拆过上个世纪70年代的进口录音机可能就见过,而有这类经验的人自然不会对美国的芯片有后门感到意外,反而是它没有后门才让人感到奇怪。
之前大家闭口不谈并不是因为我们蠢,而是因为没有选择,先进生产设备都得依赖进口,人家在上面做手脚,我们没有能力说不。
现在不一样了,黄仁勋都因为H20卖不出去而急得跳脚了,这说明他们已经没有多少选择了,而国内我们同等性能的芯片已经能生产,就能力谈条件了。
因此在美国议员自己承认,美国芯片法案明明白白规定,在美国对中国芯片产业严防死守的态度与决心来看,英伟达的自证不是简单一句话就能带过去,德国日本阿斯麦等哪个高端机器没有远程控制呢?
今年 5 月,美国国会抛出《芯片安全法案》(Chip Security Act),要求所有受出口管制的“覆盖集成电路”必须内置“位置验证”与“远程禁用”功能。难道英伟达可以是例外?
英伟达是一家美国企业,它受美国政府的约束,如果美国国会立法要求他们预装这些功能的话,英伟达是没有拒绝的能力的,因为如果不配合美国政府立法,压根就别想拿到出口许可。同时黄仁勋也代表不了美国国会来澄清这种意图。
说到底,这不是对英伟达不信任,而是对美国政府不信任,英伟达就是再有能耐,它也不可能替美国政府说话,更不可能为美国政府的馊操作负责。尤其是这个问题对美国政府来说,是要卡中国脖子,千方百计限制中国发展的问题,在中国是国家底层战略安全问题,对英伟达来说是中国市场的去留问题,三方的利益都不在同一条线上。
这件事情对英伟达的影响可能是,在中国市场的生意,留给他的时间窗口与机会已经越来越小了,黄仁勋当下必须做出最后的挣扎与努力。当年华为通信产品也被质疑有后门,华为的做法是,把产品100%源代码交给英国政府进行审查,但即便如此,华为的通信产品依然被美国以“国家安全”的名义排除在美国市场之外。
本来在中国,英伟达的GPU就是AI行业的标配,对于中国这边的采购方来说,原来可能还有人觉得“先用着,等国产产能足够或性能提升之后再换”,现在估计一夜间就开始换计划书了。你越打压我们,我们越要自己搞;安全,从来不在对方嘴里说了什么,而在我们手里有没有备胎,有没有底牌。只有真正“不需要你”的那一刻起,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科技独立。
作者:王新喜 TMT资深评论人 本文未经许可谢绝转载
亿正策略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